要减肥却管不住嘴?4条饮食建议来治愈

#饮食保健,营养指南   谷传玲
馋死啦!满脑子吃吃吃!这样破  

天天念叨减肥,这不连晚餐都不想吃了,可是脑子却总不听使唤,心心念念想吃,鸡腿、糕点、薯片……

满脑子跳来跳去,怎么就嘴馋到这个程度呢?怎么办?怎么办?

别着急,文中4条饮食建议和2条时间安排原则,就来治愈你的小馋嘴。

拯救小馋嘴的4条饮食建议


1.正餐:定时定量、均衡营养

很多减肥的妹子会想:要减肥呢,这顿别吃了,结果还没到下顿就开始找寻吃的,你可别怪自己嘴馋,是该给身体营养时没给足营养,身体觉得被亏待了,才让你找东西吃补偿它。

所以三餐要定时定量地吃,两餐之间间隔5~6小时左右为宜,比如早餐最好8点之前吃,午餐最好11:30~13:30吃,晚餐最好8点之前吃。


每餐除了吃饱,还要吃得营养均衡,最好餐餐搭配多多的蔬菜、适量的蛋白和主食,盛到盘子里的具体比例大约为:蔬菜占1/2,主食和富含蛋白的食物如肉蛋奶豆各占1/4。

这样身体才能感受到被爱被满足,自然也就不闹着吃着吃那了。

2.正餐:细嚼慢咽地专注进食

很多减肥的妹子进餐前都会提醒自己少吃点,可总是顿顿吃多,吃完还不停地责怪自己嘴馋,其实未必是你嘴馋,只是一些不良的进餐习惯不让你无意识地吃多了而已。

比如:狼吞虎咽容易吃多,因为狼吞虎咽把胃里填满时,饱腹感信号可能还没传到大脑,而进食仍在继续,待信号传到大脑,就已经吃多了。

边吃东西边做其它事情也容易吃多,因为其它事情会分散、麻木大脑对饱腹感的认知,你对是否吃饱就不敏感了,所以不要边吃东西边看电视了。

可见真不是你嘴馋到控制不住自己,只是你没好好感受自己吃饱了没有。

所以只要吃饭就细嚼慢咽又专注地吃,这样大脑才能客观判断是不是饱了,也才能更好的感受进食带来的满足感。


3.零食:追求选择高品质

很多妹子嘴馋时会钟情于某一种零食,比如有个减肥的朋友尤其钟情面包,天天心心念念地想吃面包。

我对给她建议是:如果超级喜欢吃面包,不妨探遍全城寻找最健康、美味的面包,只有那样的面包才配的上你。

还没进店就闻到满街的香精味道,直接略过;试吃一下口感软塌塌似棉花,不是全麦还加了糖和人造奶油的面包统统略过。

只有飘着自然麦香、气孔均匀、富有弹性,口感松软,又不添加诸多食品添加剂的面包才配得上精致的你。开始探寻起来,恐怕你再也看不上满是香精、添加了很多糖和人造黄油那些油腻面包。

而你与面包的关系也会改善,不再是狼吞虎咽地吃掉而已,而是色、香、味、质地全方位的品鉴,带着这样的感觉吃面包,自然而然地就会优雅地吃,不至于吃地停不下来。

4.零食:少买高能量,自制低能量

大多数妹子并不会像上面的妹子那样钟情于某个食物,而是钟情于某类食物比如高糖糕点、高脂的薯片和锅巴,除了像上面妹子那样探寻最健康美味的糕点和薯片外,还有一条建议就是少买,每次逛一次超市每次就买一两袋。

家里还要自备点低能量的零食比如小圣女果、小黄瓜、冻干蔬菜干、杨桃、枇杷、西瓜、木瓜、苹果、梨、无糖酸奶、纯风干低盐牛肉粒、低盐低油的豆腐干,嘴馋时即使多吃两口也不会摄入太高能量。


拯救小馋嘴的2条时间安排原则


除了上面4点饮食建议,时间安排不合理也会让你嘴巴馋,比如太闲或太忙都会让人嘴巴馋。



1.空闲时光:花费在美好的事上

很多减肥的小伙伴会有这样的体验,自己一个人宅在家里,没事儿干的时候总想吃点东西打发时光,虽然知道吃一盒非油炸薯片也要跑1小时15分钟才能消耗掉,可还是忍不住想吃。

难道只有你这么馋吗?

并不是,但凡是人都有时不时为自己储备点能量的本能,可是很多人却没给自己这个机会,什么意思?

他们把空闲下来的时间分配在了能消耗能量又能提升自己的技能学习、兴趣爱好、品味提升上,他们去图书馆看书了,他们到公园摄影了, 他们去逛美术馆了……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计划那就做起来,把空闲时光都花费在这些美好的事儿,从中获得成长的喜悦和幸福,真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

2.工作时间:井然有序,拒绝紧绷

可是你可能会说,我越是很努力的工作越越馋,越渴望那些高能量的食物,而且吃到停不下来,真的会「过劳肥」

这是因为高强度又紧张的工作会让身体精疲力尽,而身体精疲力尽时思考力、判断力、自制力都会降低,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累得脑子都不转了。

这时面对美食大脑根本都不会再做「吃还是不吃,要不要少吃点」的思想斗争,直接屈服、沦陷到吃得停不下来。

所以减肥的妹子一定要学会规划工作,把确定截止日期的工作就拆分到每天,不要邻近截止日期才动工以至于干得压力山大、精疲力尽。

另外每日工作也要分清主次,重要工作优先完成,不紧急也不太重要的工作未必非要加班加点地做。

总之不要把自己搞的剑拔弩张、紧张兮兮,否则你的大脑分分钟就会屈服于身体的本能,哪能抵御不了美食的诱惑呢。

减肥要慢才不易反弹,治愈嘴馋也急不得,所以不妨一条一条尝试着做起来,每天有进步就好啦。

 转载说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0 分享 发布于 1年前

相关推荐

最新最热评论 0
没有数据
只有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专家更多+

黄静宇

黄大头(黄静宇),漫画公众号《头都大》作者。黄大头曾任凤凰卫...

李清晨

李清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胸外科,科学传播团体“科学松鼠会”成...

李舜伟

李舜伟,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

Copyright 2008-2019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京ICP备:05067302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79 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人卫大厦B座     邮编:100021     电话:(010) 5978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