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醒频繁的宝宝,我要怎么拯救你的睡眠!
宝妈都很伟大,
上班忙碌优雅,
下班陪睡哄娃,
最愁宝宝半夜几多醒,
为娃消得母憔悴。
宝宝夜醒也是家长担心的问题之一。
其实1岁以内的宝宝每天晚上平均都要醒来2~3次,这是宝宝睡眠发展过程的正常表现,不必特别担心。小宝宝尚不具备一觉睡到天亮的能力。
一旦宝宝夜醒,大部分需30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重新入睡,多数是有夜奶要求。
家长注意宝宝夜间醒来后不要急于应答,观察3~5分钟后确定宝宝有需求时再行处理,特别要避免立即采取摇晃、拍抱的哄睡方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夜晚醒的次数会逐渐减少,约50%~60%的孩子在6个月以后夜晚最长能够连续睡眠5个小时以上。从6个月起父母应该开始减少宝宝夜晚喂奶的次数,培养宝宝夜晚连续的睡眠能力。
宝宝好的睡眠并非指夜晚睡眠的时间越长越好,而是需要宝宝入睡快,夜间醒来的时间短,再加上夜晚睡眠充足,才能帮助宝宝获得较高的睡眠效率。
生长激素的分泌在深睡一小时以后才逐渐进入高峰,一般在晚上10时至凌晨1时为分泌的高峰期。如果睡眠受到干扰,睡眠时间减短,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身高的增长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1.分床睡。宝宝与父母“同屋不同床”与“同床睡眠”相比,前者夜晚入睡潜伏期短,夜晚觉醒次数少, 连续睡眠时间长,夜晚睡眠效率高。
有研究发现父母与宝宝同睡一张床与婴儿窒息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还是不要同睡一张床为好。六个月内建议宝宝和父母同屋睡。
2.建议婴儿仰卧睡眠,头面部不应有遮盖。
3.床垫应坚固,床上不要放不必要的柔软的、充气的玩具防止宝宝窒息。
4.保证安静的环境。
5.在宝宝犯困时将他放到床上,培养其独自入睡能力。
6.不要通过拍抱或摇晃等安抚方式让宝宝入睡。
7.父母在宝宝入睡过程中过于积极地参与,习惯性地陪伴宝宝入睡或采用拍抱、摇晃等安抚措施,不仅会使宝宝入睡潜伏期增加,也会为宝宝夜醒后再次入睡增加困难。
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